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20

2018

-

11

“德國制造”長盛不衰之秘:“智能紡織”計劃為何要“慢慢來”?

作者:


  為何“德國模式”能夠勝出?究其根本,除了德國完善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和嚴格的金融監管外,牛氣十足的制造業是其抵禦歐債危機的銅牆鐵壁。
  
  如下三則小故事或許有助于我們理解什麼是“德國制造”:
  
  一,帳篷的故事: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後,災區陸續收到各國援助的帳篷等救災物資。有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災民們相互打聽住的是哪個國家的帳篷,而住德國帳篷的災民往往引來周遭羨慕,因為德國的帳篷質量是最好的。
  
  二,鐘表的故事:德國殖民時期在青島江蘇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鐘表迄今運轉正常。2010年,在華投資生産大型齒輪的一名德國商人陪父親在青島遊覽時看見了這座鐘表,老人頓時認出了鐘表所用的齒輪便是由他的家族企業供應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該德國商人表示:“根據目前的使用情況,這些齒輪沒有任何問題,還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維修時,恐怕要到我的曾孫一代了。”
  
  三,橋梁的故事:1906年,德國泰來洋行承建甘肅蘭州中山橋,1909年建成。合同規定,該橋自完工之日起保證堅固80年。在1949年解放蘭州的戰役中,橋面木闆被燒,縱梁留下彈痕,但橋身安穩如常。1989年,距橋梁建成80年之際,德國專家專程對該橋進行了檢查,并提出加固建議,同時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橋仍然照常使用,并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無論是帳篷、鐘表、橋梁,還是汽車、火車、輪船,“德國制造”大緻具備了五個基本特征:耐用、務實、可靠、安全、精密。
  
  但“德國制造”的光環并非與生俱來,從曆史上看,“德國制造”經曆了由弱到強、由辱到榮的“灰姑娘”式的蛻變進程。
  
  德國是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9世紀30年代才開始工業革命,較鄰國法國晚了30年,此時英國工業革命更是接近尾聲。由于世界市場幾乎被列強瓜分完畢,追求強國夢的德國人在列強擠壓下,以剽竊設計、複制産品、僞造商标等“卑劣”手法,不斷仿造英、法、美等國的産品,廉價銷售沖擊市場,由此遭到了工業強國的唾棄。1876年費城世博會上,“德國制造”被評為“價廉質低”的代表。1887年,英國議會通過新《商标法》條款,要求所有進口商品都必須标明原産地,以此将劣質的德國貨與優質的英國貨區分開來。
  
  從那一時刻起,德國人開始清醒過來:占領全球市場靠的不是産品的廉價,而是産品的質量。于是緊緊抓住國家統一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戰略機遇,改革創新,銳意進取,通過對傳統産業的技術改造和對産品質量的嚴格把關,大力發展鋼鐵、化工、機械、電氣等制造業和實體經濟,催生了西門子、克虜伯、大衆等一批全球知名企業,并推動德國在一戰前躍居世界工業強國之列。
  
  “德國制造”完成華麗的蛻變,與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傳承息息相關。嚴謹理性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德國制造”的核心文化:标準主義、完美主義、精準主義、守序主義、專注主義、實用主義和信用主義。這些文化特征深深地根植于斯,就像是德意志民族的語言,複雜而精确,語法和詞彙不能出現絲毫的模糊一樣,泾渭分明,從而成就了“德國制造”的傳奇。
  
  “德國制造”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并在全球化時代始終保持領先地位,主要得益于德國“三位一體”的體系保障。
  
  一是科技創新體系。“德國制造”的強大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領先的産品技術含量。德曆屆政府十分重視制造業的科研創新和成果轉化,着力建立集科研開發、成果轉化、知識傳播和人力培訓為一體的科研創新體系。它的最大特色是個人、企業和政府的統一:科研人員出成果、企業出資本、國家出政策并負責對企業和科技界進行溝通和協調;企業承擔2/3的科研經費,剩下的1/3由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買單。為了使“制造科技”能夠在新的經濟環境下可持續發展,德國政府确立了三大發展目标:“綠色制造”、“信息技術”和“高端制造”。德國人始終相信一句話:真正決定企業前途命運的是研究與開發,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觀因素。因此,德國企業對研發投入毫不吝啬,研發經費約占國民生産總值3%,位居世界前列。據統計,歐盟企業研發投資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國公司,排名第一的德國大衆汽車公司年度研發費高達58億歐元。即便在歐債危機期間,盡管訂單有所減少,但德國企業的研發投入不僅沒有相應遞減,反而逐步增加,使以先進制造業為強大支撐的德國經濟受歐債危機的影響甚微,反而因持續不斷的科技創新而更具生機和活力。
  
  二是标準化和質量認證體系。德國長期以來實行嚴謹的工業标準和質量認證體系,為德國制造業确立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貢獻。一是建立完善、統一的行業标準,最主要的制定機構為德國标準化學會(DIN),其制定的标準涉及建築、采礦、冶金、化工、電工、安全技術、環境保護、衛生、消防、運輸和家政等幾乎所有領域,每年發布上千個行業标準,其中約90%被歐洲及世界各國采用。二是建立公正、客觀的質量認證和監督體系,最主要的認證和監督機構為南德技術監督公司、北德技術監督公司、萊茵技術監督公司,實行獨立于政府和行業以外的自主經營,依照ISO和DIN等标準對企業産品和制造流程進行檢測,并為合格者頒發認證證書。這樣既有效協調了本土企業間的競争,又确保了“德國制造”的質量,還整體提升了“德國制造”的競争力。據統計,“德國标準”每年為德國制造業創造價值達180億歐元。
  
  三是雙軌制職業教育體系。“德國制造”的成功離不開富有活力和高水準的技術工人。在培養技術工人的過程中,德國注重推行雙軌制職業教育,即由學校和企業聯合展開職業教育。學校負責傳授理論知識,企業為學生安排到一線實習和培訓。政府對數百個職業制定畢業考核标準,以确保教學和人才質量的評判水平。
  
  德國約70%的青少年在中學畢業後會接受雙軌制職業教育,每周有三至四天在企業中接受實踐教育,一到兩天在職業學校進行專業理論學習,培訓時間一般為兩年到三年半。職業學校教育費用由國家承擔,企業實踐培訓費用由企業承擔。這種模式突出的優勢就在于,培訓生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有效保證了制造業所需的高技能。同時,職業培訓也是通往職業生涯的一條重要途徑。
  
  目前在德國可以參加的培訓職業多達350多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技術工人的平均工資遠高于英、法、美、日等國,與白領階層相差無多。正是這些技術娴熟的工人把研發出來的藍圖變成精美的産品,投放市場,幫助德國企業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始終保持強大競争力。
  
  今天的中國正如同19世紀晚期的德國,也是追趕型的崛起國,盡管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和制造業大國,但距離制造業強國甚遠。當前,中國制造業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動增長的模式基本上已經走到了盡頭,人力成本上漲、産能過剩、技術含量缺乏競争力、品牌缺乏影響力等問題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難題。面對諸多挑戰,吸取德國制造業的成功經驗,對我國制造業擺脫困境、再鑄輝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是堅持以制造業為中國經濟的立國之本。金融危機前,随着全球産業轉移的持續進行和房地産業的快速發展,歐美發達國家普遍出現産業空心化的趨勢,主要表現為:工業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與房地産密切相關的金融業、租賃及其它服務業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而德國則始終專注于工業制造業的發展,同期德國工業占GDP比重上升了1個百分點,金融、房地産和租賃服務業占GDP比重基本保持不變。
  
  正是對制造業的執着和專注,使得德國免受泡沫經濟破滅後的痛苦。因此,我國各級政府應堅持制造業在國家實體經濟中的核心和基礎地位,堅決摒棄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在轉方式、調結構的過程中,引導各類産業均衡發展,努力營造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社會環境。
  
  二是堅持以“三位一體”貫穿“中國制造”的全過程。積極加強科技創新、标準化和質量認證、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體系建設,改變“中國制造”長期以量取勝的局面,真正實現以質取勝。在科技創新方面,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向生産力的轉化,鼓勵自主品牌發展。在标準化和質量認證方面,以加強标準化工作為突破口,為我國工業産品提供具有競争力的标準支撐,拉動内需、穩定出口;努力推進質量認證工作,促進形成與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質量責任意識,提高“中國制造”的國際質量形象。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大對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政策引導提升“産學研”三個環節的合力,建立面向市場、面向企業、面向生産的職業教育體系。
  
  三是堅持以全面深化中德制造業合作打造制造業強國。制造業是中德經貿合作的重點領域。兩國制造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互補性強。德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精湛的制造工藝、科學的經營管理、優良的産品質量、良好的職業操守以及較為開放的技術合作,為中德兩國制造業開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前兩輪中德政府磋商中,雙方已就在先進制造業、職業教育、标準化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下一步,應積極推動德方共同落實好政府磋商成果,早日建立中德先進制造業對話,并以此為引領,全面深化中德制造業合作,促進“中國制造”的升級換代。
  
  “德國制造”緣何高大上?咱們還有得學!
  
  “在德國,員工嚴格執行生産操作,在安裝機器的時候,螺絲擰兩下半或者擰三下,在表面上難以察覺有什麼差異,也無法檢測,可是等機械運行幾年後,差距就明顯表現出來了。”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是歐洲最大的行業組織,擁有120餘年曆史,包含39個行業分會,紡織機械行業正是其中一支。VDMA是非政府非盈利機構,完全站在會員企業的角度,組織活動或者同政府進行協商工作。
  
  溫斌是VDMA北京代表處的副總經理,同時也是VDMA在中國的項目經理,負責紡織機械、服裝與皮革技術、塑料機械三個領域。對于德國紡機行業的運行狀況,溫斌十分了解,也有自己的見解。談到中國紡機行業該如何更好發展?溫斌基于國際視野,站在中德兩個機械大國對比的角度上,給出了獨特見解。
  
  當被問到“德國制造”的秘訣時,溫斌給出了兩個字——專注,不論是企業還是從業者,都表現出了這樣的狀态,也因此成就了“德國制造”。
  
  據溫斌介紹,目前VDMA有會員企業3100家,其中80%是中小型企業,而這些中小型企業當中又有80%是家族企業,很多企業的經營都在三代以上。“曆史最長的會員企業的經理曾開玩笑說‘我們家族企業成立的時候是你們中國的明朝時期’,這些企業,用了上百年的時間專注于機械制造。所以,凡事重在能否認真去做。”溫斌對此十分感概。
  
  VDMA的很多中小企業放在全球企業陣營中根本不屬于知名企業,這些品牌大都不像“奔馳”、“阿迪達斯”等品牌那樣被公衆所熟知,但在細分領域,很多都是該領域的世界第一,起碼也是前三強,可謂“隐形冠軍”。這些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并不貪圖規模化的擴張,而是穩步、有條地循序發展,因此,企業的根基很實。
  
  “德國制造”還意味着德國人認真務實的精神。衆所周知,德國人認真嚴謹,對于從事機械行業而言,這是難以取代的優勢。“在德國,員工嚴格執行生産操作,在安裝機器的時候,螺絲擰兩下半或者擰三下,或許在表面上難以察覺,也無法檢測,可是等機械運行幾年,差距就很明顯的表現出來了。”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一個“老技術工人”都有着無法替代的意義,德國在這方面也顯現出了自己的特征。據溫斌介紹,德國企業都十分看重員工的忠誠度,企業之間會相互“攀比”老員工的保有量,誰的企業員工工齡更長誰就更加光彩。據了解,德國企業中,很多員工的工齡都在三四十年。在這樣的環境下,員工更加專注工作、關心如何創新自己的工作,由此,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産品的品質和穩定性。
  
  當然,為此德國企業都在不遺餘力地通過各種措施留住員工,在工資和福利方面會考慮更多。所謂的“藍領”與“白領”,不過是工作性質不同,并無層次高低之分,且無論國家政策還是企業政策,都允許、鼓勵員工對于工作性質的主動調整,讓他們在自己選擇的崗位上,有熱情地工作。
  
  據了解,在德國的教育體制下,人們完全可以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決定發展方向,不會因不精于學術而被貼上“朽木不可雕”的标簽。如果一個在機械企業做學徒的人,伴随着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意識到自己對機械設計頗感興趣,那麼便可以重返大學研修,拿到學位之後隻要能力足夠,便能成為工程師。德國企業用人,不講究出身,看重的是創新能力。
  
  “中國紡織業的發展很快,有目共睹,但對于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創新發展,則需要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應加強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創新能力,紡織行業或者紡機行業,要想繼續保持良性發展,這一點十分重要。”溫斌表示。
  
  伴随着中國紡織産業的發展,自主創新已經被行業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國家政策支持的創新項目大都是對于行業發展具有迫切需求的,要麼是重要的基礎性研究,要麼是相關領域的關鍵技術等等,有方向的引導,也有産業發展的需要。
  
  德國的創新體系中則表現出了更加務實的方式,據溫斌介紹,德國政府對于創新項目的推動則完全以市場為導向,自下而上發起,企業是主導者,政府做配合,最終成果還是回歸到企業應用,實際看來這種模式很合理,也很有效。
  
  溫斌詳細介紹了德國企業的聯合研發模式:
  
  【發起】比如,有六七家紡機企業集中表現出了對某項新材料的需求,并願意共同出資研究經費的50%,便可以由行業協會VDMA發起聯合申請,來做這個項目的共同研發;
  
  【研發】企業意願确定後,VDMA則會據此向政府申請研究經費的另一半,最終項目經核準後,政府和企業共同投入的研究經費将投放到“第三方研究機構”落實,直至研究結束;
  
  【應用】這些企業作為出資者,都會十分關注研發過程,研發成果也自然很容易在各家企業得到應用驗證,從而無需進行專家評定,便可知是不是“真金白銀”;
  
  【共享】這些研究成果大都由出資企業簽訂保密協議共享。但同時,為了鼓勵創新,德國相關政策規定了這些成果的保密時效,時效一過,便會發布到行業的公共信息平台,由整個行業企業共享。
  
  “這種模式,首先保證了研發資金不會‘打水漂’,既然企業提出,那麼這項研發必定有市場;簽訂了保密協議,知識産權也就有了保護;研發成果共享之後,便不會再有企業重複研發,節約了資金和時間,有助于整個行業的共同進步。”溫斌說,“所以德國工業企業的發展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看到這裡,文帥表示敬仰……】
  
  良好的創新政策,是德國制造業發展的有力基礎。反觀國内一些研發項目,不少是政府導向,有的最終也僅僅是成為了一個創新成果,産業化效果并不理想,在某種程度上浪費了資源和人力。
  
  還有一些項目,由企業主導,成果非常好,對于産業發展意義重大,但是由于研發成果被企業緊緊保護,無法起到促進行業發展的作用。如何推動創新,如何做有價值的創新,着實需要我們好好思索。
  
  近些年來,德國紡機行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德國紡機出口的數據可以看出,100%德國制造的機械産品隻占據了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德國技術+中國制造。由于歐洲傳統市場不斷萎縮,德國紡機行業在市場驅動下,選擇了向中國轉移。不過這種轉移也是有選擇性的,主要視市場和成本而定,并不會盲目地為了擴張市場而擴大産能。
  
  例如,歐瑞康(Oerlikon)在中國設有多個工廠,可因卷繞頭技術含量高,在中國生産也未必會降低成本,因此仍選擇在德國制造,以保持産品的優良性能;卡爾邁耶(KarlMayer)在中國生産的産品,連廠房都嚴格按照德國标準建造,以保證交付給客戶的産品在整個産品生命周期中都能保持良好的運轉狀态。
  
  看準化解難題的因素,然後走出去,憑借技術赢得市場,德國紡機行業解決困難的方式很合理。“德國紡機企業進入國外市場,不會打價格戰,隻會做最好的技術,因為他們明白,打價格戰最終的結果就是‘死掉’。”溫斌建議,“從十幾年前紡織品在國外打價格戰就可以看出這個趨勢,技術好、有特色才是正道。所以我奉勸有遠見的紡機企業,盡早做好不打價格戰的準備。”
  
  德國紡機企業在“走出去”時,真正做到了放眼全球,既關注亞洲市場又關注東歐市場,既關注新興市場又關注傳統市場。在德國企業看來,發展市場是長期行為,要提前發掘有潛力的市場,等到成熟再進入或許為時已晚。二十多年前,在中國紡織行業剛剛起步時,VDMA支持德國紡機企業在中國興辦了一個項目,選拔和資助紡織專業的學生去德國學習,以幫助中國發展紡織工業。二十年後,這些受過資助的人才進入中國大型紡織企業工作,在設備選用上,自然會傾向于當年資助過自己的德國企業。現在這個項目已轉入孟加拉、斯裡蘭卡等其他發展中國家。——【這一點,正在開拓海外新興市場的中國企業,完全可以學啊!】
  
  “有時候,拼海外代理商倒不如多學學德國企業的做法,即能夠為行業提早培育人才,還能在理念上引導這些未來的人才認可自己的設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溫斌說。
  
  如今,紡織已不再是簡單的紡紗和織布,而已蔓延到工業門類的各個領域中。例如,碳纖維作為一種性能優良的新型纖維材料,織造後可應用到土木建築、航空航天、汽車材料等多個領域;塑料制品同紡織也有着“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如雨衣便是由無紡布鋪膜而成,化纖同塑料經過不同的工序之後可以相互轉換;産業用紡織品的潛力不斷被挖掘,帶來無限可能……
  
  “二三十年前,紡織業跟建築業、交通業都沒有關系,可是現在紡織材料在這些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為了節能,汽車行業也開始應用新型材料,碳纖維做成汽車外殼已經實現。紡織材料還被拿來建橋,輕型紡織材料發展形勢一片大好。”溫斌說,“紡織業要擴大視野,就要跟别的行業有所交融。”
  
  新材料行業為紡織産品進入更廣闊的應用提供了契機。不論是紡織還是塑料行業,新型材料的發展都推動了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再推動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帶來的新工藝驅動了設備創新。目前,德國紡機行業正在市場的驅動下,推動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展。VDMA成立了名為新型材料的論壇,探讨新型材料的合作事宜。“德國的行業協會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随着市場的發展而變化,從協會到會員企業都是以市場為導向行動,這樣才能更有凝聚力。”溫斌說。
  
  随着可持續發展呼聲的高漲,德國紡機企業開始關注能源的有效利用,并紛紛響應VDMA于2014年提出的“藍色能效”(BlueCompetence)倡議。德國紡機企業認為,作為紡織機械出口的世界領先者,他們有責任傳播可持續性的理念。隻有機器、設備和生産過程都做到能源的高效利用,才能使可持續性在世界範圍内成為可能。
  
  “德國紡機生産商在設計産品的時候并不僅僅考慮設備的優異性、高速性或者價格,而是着眼于可持續發展,包括設備本身是否能夠長期使用,生産工藝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是否耗費能源等。”溫斌解釋說,例如,軋光機在使用過程中,熱能損失主要由加熱的軋光機滾筒的非加工部分的表面造成,隔離該區域便可以使熱能損失降低大約30%;無紡布熱粘合的帶式烤爐在幹燥過程中,會消耗熱能,可以通過一個絕緣層和減少熱電橋的特别設計方法,将通過表面的能量損失減到最少。“這是一個從長遠考量的理念,也很符合中國紡機行業的發展。”溫斌說道。
  
  除了“藍色能效”,近兩年大熱的“工業4.0”也是由德國發起,據溫斌介紹,起初是因為VDMA、德國通訊與媒體協會和德國電子工業協會對各自會員企業進行了一次調查,形成了“工業4.0”的初步概念,德國政府再将這一概念提升為了政策,并引導企業走上了“工業4.0”的發展道路。
  
  同時,德國坦誠地表示願意同中國共享“工業4.0”,關于中德兩國在這方面合作的具體内容,VDMA将會在6月份面向媒體集中發布。
  
  “對于最新的發展形勢,我們能快速關注是好事。但傳統制造行業的提升需要有深厚的積澱做基礎,如果說我們現在還隻是處于2.0或者3.0的狀态,那麼切記不可‘冒進’盲目追求4.0。‘彎道超車’或許可以,但是要分行業,不能‘一刀切’。”溫斌說,“目前中國紡機行業存在着高、中、低端并存的情況,現在要做的就是優化高端、提升中端、消滅低端。先把薄弱環節打牢固,有了自動化才能去追求智能化。”
  
  德國“未來紡織”計劃:為什麼選擇了“慢”?
  
  相比中國紡織“機器換人”、“智能工廠”等各種熱鬧,德國的“未來紡織(futureTEX)”計劃似乎有些“慢熱”,2024年才計劃推出第一家紡織智能工廠。
  
  德國人是不是搞錯了?中國的智能工廠已經快要迅速地遍地開花之際,工業4.0的發源地卻計劃2024年推出第一家智能工廠?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德國的“未來紡織”項目。
  
  1.未來紡織(futureTEX)是何方神聖?從何而來?
  
  “未來紡織”是基于德國紡織學會2012年整整一年作出的“2025遠景分析”,再由薩克森地區紡織研究中心牽頭立項,通過向政府申請而獲得了德國聯邦教育與科研部的專項資助。
  
  “2025遠景分析”是由德國紡織工程學會組織80多位專家,用整整一年時間從提出的250多個創意和方案中反複論證後提出的,目的是基于德國2025年的社會經濟的全景,倒推出對紡織工業的需求和發展趨勢。
  
  各領域專家開了五次大型的集中研讨會,為2025年的德國紡織業精選出133個創意、以及為紡織材料提出了120種新的應用可能,并且為這些創意和設想評估了其技術成熟度和市場應用領域。
  
  這種紮實的基礎,使得當工業4.0提出來的時候,德國紡織業已經做好了準備,直接入列,在工業4.0的實踐中占得先機。能夠對一個單獨的行業下如此紮實的功夫,作專注的規劃,這是目前中國産業轉型最為欠缺的功課之一。
  
  在2025遠景分析中,德國紡織業專家提出如下的行業定位:“要讓紡織行業持續成為德國最有創新活力的行業之一”。對于具體的創新發展議題,又設立了十大具體突破領域:建築、服裝、能源、食品、健康、出行、生産/物流、未來城市生活和人口變化、資源稀缺性和氣候變遷。
  
  在每一個領域,紡織行業的創新(包括紡織機械、紡織材料等)都大有用武之地。
  
  專家們指出,紡織産品的應用絕不僅限于服裝生産,而是已經擴展到醫學、建築、交通等領域。例如,就“傳感地毯”(有傳感器功能的地毯)這一研究項目來說,可以在醫學領域用于健康檢測、也可以在建築領域用于安全監控。這些富有遠見的探索領域,使得德國許多百年老廠煥發青春。
  
  2.德國戰車為什麼這麼慢?
  
  将工業4.0作為國家高科技戰略的德國人,在這樣的項目上打磨,看似效率低下,實際上有着清醒的認識。
  
  産業級本身就是異常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花費數年甚至十多年的時間來打造。這樣的大工程需要動用各種技術、彙聚各方力量,同時要統籌不同地域,和多重目标的推進(如先進的技術、良好的經濟效應、環境的保護、人員的培養等等)。
  
  想實現這些目标,需要在初期規劃階段作更多方面的考慮、規避可能風險、配置必要資源,以及最大限度地凝聚社會各方共識。既然産業升級是一場如此複雜的“持久戰”,那麼站在現在考慮未來幾十年的規劃,也就不以為奇了。
  
  事實上,德國紡織業(也包括其它行業)對于未來走向有非常清晰的構想:一方面,他們基于産業現狀和發展路線圖對未來一二十年的情況進行推測;另一方面,他們用倒推法(Retropolation)來作規劃,基于國際國内若幹大趨勢來想象2050年的場景,然後再倒推回來分析2025年的産業發展必須達到什麼目标。
  
  通過正反兩個方向的思維碰撞,為德國紡織業的發展描繪了清晰的遠景藍圖。
  
  在工業升級的熱浪中,“中國速度”未必不能在個别領域獲得發展。但是,在這樣一場影響國家未來制造業命運的整體戰略規劃中,在目前設計階段,需要冷靜思考、仔細把味各方要素的影響關系。
  
  在此工業升級的熱浪漸起之際,慢思考、緩落子的價值,或許并不亞于遍地開花的示範工程。

一个人看WWW在线视频直播,两个人的www免费高清视频